如何用「回音法」學好英文口說

8/12/2025

如何用「回音法」學好英文口說 | 史嘉琳 Karen Chung

回音法操作介面

你們現在要學鋼琴,然後就看這個譜、研究這個譜、背這個譜,分析這個譜,
對這個譜很熟,非常的內行。
但是,你真的彈得出來嗎?
也許你滿肚子都是理論,可是手指根本沒訓練好。

再舉另外一個例子——

假設你有一個外國朋友,他同意跟你練習英文會話,你教他中文,要從基礎開始,所以,你要教他中文的四個聲調。

你會告訴他,每一個詞、每個音節,都有一個固定的聲調,
聲調可以辨別意思,講錯了就不曉得在講什麼。

於是,你給他看中文四聲的圖表。
如果你是外國人,你能念出來嗎?說出來會像中文嗎?

我問過的人,都會笑著說:不太可能吧!

那我再問:「那你會怎麼教呢?」
他們說:「我當然是念給他聽啊!讓他跟著念。」
我說:「對呀!」

那我們的英語教學怎麼會變成——一堆白紙黑字,幾乎沒有聲音?
學生是要用猜的嗎?

這會導致什麼呢?
如果發音沒抓準,就沒辦法分辨你講的是什麼。
中文靠四聲辨義,當然子音、母音也重要。

那英文呢?英文要靠母音、子音、重音。
如果你沒有學得很標準,會變成什麼樣子呢?

比如:rain、ran、wren、rang。
其實這四個詞放在一起,發音差很多。
放在一起好好訓練,每個人都能學會。
但如果被忽略,就會講得像是同一個音。

再比如:bat、bad、bet、bed、bait。
bat 和 bad 的區別在於無聲和有聲。
不僅如此,如果後面的音是有聲的,前面的母音就會拉長。

那這樣的教學,只是口音問題嗎?只是有點外國腔嗎?
很多人說:發音不重要,聽得懂就好。

也許能聽懂,但那是花了多少腦力去猜才聽懂?
其實,這不是口音或外國腔的問題,
而是這些用來辨別意思的成分根本被忽略了。

同一個句子裡,如果不同的詞都發成相同的音,我們又怎麼知道是哪一個?


學語言需要的條件

最重要的是強烈的欲望,還要定好目標

你的目標是什麼?
如果目標足夠重要,你的態度會不會不一樣?
如果你遠走他鄉,必須成功,必須學會當地語言才能完成工作,你會怎麼做?

除了強烈的欲望,還需要一個好的學習方法

我在教書的時候,我念一句,讓學生跟著念。
但我發現,我念到一半,他們就已經開始念了。

這代表什麼?
他們根本沒在聽!
他們可能只是在讀,或是背句子,注意力完全放在自己身上,
根本沒有用心聽實際的聲音是什麼。


回音法(The Echo Method)

於是我想到,人腦有一個很奇妙的功能,叫做【回音記憶】。
當我們聽到一個聲音,不管是一句話,還是東西掉到地上的聲音,
我們的腦子會自動重播一次同樣的聲音。

後來我想,如果能把這個功能用在語言學習上,會不會很有幫助?
是不是可以讓學生充分吸收那個聲音,進行深度聆聽

這個方法就叫【回音法 / the echo method】,有三個步驟——

  1. 找一個有文字稿的音頻,只取一小段。
  2. 把句子中的所有單詞、短語、文化典故查清楚,把整個段落都看懂。
  3. 開始練習:按【play】聽三、四個字,然後按【暫停】,不要馬上跟著念,
    在腦海裡重播剛剛聽到的聲音,
    聽完自己腦海裡的聲音後,再開口跟著念。

回音法三步驟:listen → echo → repeat

一定要重複很多遍,做到 overlearned——學到「過頭」,
才能把它放進長期記憶,需要的時候才能自動跳出來。


練習資源與建議

那什麼資源最好呢?
優質的電視、電影,比如《宅男行不行》《奇異果女孩》。

每天這樣練,不只是發音,還有單詞和語法,一次搞定。
每天 10 分鐘,堅持練習。


三個帶回家的重點

  1. 學語言不要只想到自己,要想到對方的感受。
  2. 設目標時,不是為了應付考試,而是為了能愉快地與人溝通。
  3. 要持之以恆,每天 10 分鐘。

做到這三點,你的口語能力一定會突飛猛進。


工具推薦

好的學習方法配上好的學習工具,能讓你事半功倍。
小編特別推薦一款為【回音法】練習量身定制的 App —— 微巧 / Vocheo
它支援本地精聽、跟讀、字幕、波形對比,並結合 AI 進行短語訓練,
幫助你在真實語境中高效掌握發音、語調和用詞,讓回音法的效果最大化。

出處

本文內容改寫自 史嘉琳 Karen ChungTEDxNTUST 的演講
如何用「回音法」學好英文口說》。